新闻资讯

扩内需迎来“强心剂”,1.3万亿超长期特别国债即将发行

记者 辛圆

作为扩内需促消费的重要支撑,超长期特别国债即将于4月24日开闸。

根据财政部安排,今年超长期特别国债总计1.3万亿元,分为20年期、30年期和50年期三种,共发行21期,发行时间从4月至10月。其中,4月24日将首发20年期、30年期特别国债,付息方式为按半年付息;5月23日将首发50年期特别国债。

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在今年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表示,今年我国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1.3万亿元,8000亿元用于更大力度支持“两重”项目,5000亿元用于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其中,3000亿元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2000亿元支持设备更新。

长江证券在研究报告中提到,对比2024年,2025年超长期特别国债的规模更大,增加了3000亿元,且从发行节奏来看,相较2024年5月17日首发提前近一个月时间,在前几个月的发行金额也整体高于去年同期,并预计较去年提早1个月完成全部超长期特别国债的发行。

华创证券预计,超长期特别国债的发行高峰在5月和8月,单月规模有望达到2500亿元;其次是6月和9月,单月规模有望达到2200亿元;4月和7月发行规模或在1000亿元至2000亿元之间;10月发行接近尾声,规模可能较为有限。

在稳增长政策支撑下,一季度投资和消费表现较为亮眼。

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一季度,基础设施投资(不含电力)同比增长5.8%,比去年全年加快1.4个百分点。

基建投资增速回升主要在于资金端的支持。今年财政政策更加积极,地方 *** 化债压力减小,基建投资由中央发力转变为中央和地方协同发力。

另外,数据显示,3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9%,较1-2月大幅上升1.9个百分点。累计来看,1-3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6%,较去年全年加快1.1个百分点。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表示,超长期特别国债规模进一步扩大,不仅力度加大,而且对“两重”“两新”的支持范围扩围,除了继续形成大量的优质基础设施优化供给结构外,还将有力地促进设备更新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促进消费。

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资深研究员马泓对界面新闻表示,预计财政和货币政策将加大对重点支持领域的资金保障,促进发展新质生产力,高技术制造业投资有望保持加快增长,为制造业结构转型发展作出更大贡献。预计到二季度末,基建投资增速有望较一季度末继续扩大。

 

 

  • 全球首次!中国民企实现的最新核聚变突破意味着什么?
  • 特朗普激烈冲突后首晤泽连斯基,重提对俄严厉制裁
  • 韩国检方重启调查金建希操纵股价案
  • 摩根大通资管部CEO欧朵思:资产及财富管理部过去两年间资金净流入合计达近1万亿美元
  • 营收净利润保持双位数增长,古井贡酒2024年营收235.78亿
  • 【评论】应对贸易战升级:中国手里的牌
  • 沪深北交易所公布2025年劳动节休市安排
  • 国家统计局:1-3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0.8%
  • 上海虹桥至福建三明直飞航线开通,飞行时间1小时40分
  • 政治局会议:积极维护多边主义,反对单边霸凌行径
  • 国泰集团在中国内地客运航点将增至22个
  • 上海楼市明显复苏:一季度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5.1%,土地市场重燃战火
  • “绝不用海归派”,董明珠强势人才理论再惹争议
  • 高位跳水!“黄金巨震”冲上热搜第一
  • 特朗普放弃解雇鲍威尔原因曝光:美财长和商务部长劝阻
  •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