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央行副行长陆磊:人民币已成为全球第四大支付货币和第三大贸易投资货币

  4月23日下午,中国人民银行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进一步提升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行动方案》有关情况。

发布会现场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寿林 摄发布会现场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寿林 摄

  发布会现场,中国人民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陆磊介绍,人民币的跨境支付、投融资、储备等国际货币功能逐步增强,已成为全球第四支付货币和第三贸易投资货币。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国家外汇局、上海市人民 *** 联合印发《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进一步提升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

  陆磊说,《行动方案》有两个核心要点:一是突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二是聚焦提升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

  他介绍,之一,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从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高度,提出的一项重大国家战略,是我国参与国际金融竞争的核心载体,也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当前,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稳步前进,成效显著,特别是在跨境金融服务领域先行先试,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上海经验。

  2024年,上海跨境人民币收付总额达到29.8万亿元,同比增长30%,占全国业务总量47%。这不仅是上海对标国际规则,深化金融改革开放的重要体现,更是中国金融体系深度融入全球市场的重要标志。

  第二,在当前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背景下,提升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近年来,企业走出去的需求日益迫切,一方面,可以更好地分散单一市场风险,推动产业升级,优化全球资源配置。另一方面,以含金量更高的商品、服务与技术,可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实现互利共赢。在此过程中,企业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已经超越单一融资,需要金融机构提供“投融资+风险管理+咨询”的一体化金融解决方案,针对不同市场和产业特性,量体裁衣。

  陆磊指出,以这两方面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行动方案》着眼于更好发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在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特殊作用,支持各类主体更加安全、便捷、高效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从提高跨境结算效率、优化汇率避险服务、强化融资服务、加强保险保障、完善综合金融服务等五方面提出18条重点举措,对上海加快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具有重要意义。

  陆磊表示,下一步,中国人民银行将会同相关部门,推动行动方案的各项举措落地落实,认真做好提升跨境融资便利化工作,切实支持企业走出去,不断增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 远洋集团发布2024年度可持续发展报告 多项ESG评级保持内房企第一
  • 国货“稳稳鞋”泰兰尼斯杀入香港顶级奢侈品商场
  • 为国出征指纹却无法识别?他刷新了我军在这一项目的最好成绩
  • 最高法回应:未成年人在校受伤,学校一定担责吗?
  • 时隔七年,上合组织国家电影节再度在中国举办
  • 金隅集团:今年拿地将选择核心热门地块,稳健审慎投资
  • 今年A股大概率以“慢牛”运行,A50ETF华宝(159596)放量上涨
  • 对话“炒股11年赚6000万”男子:曾连亏三年,不建议模仿
  • 2月拦截下架违规微短剧543部,抖音:对违规微短剧内容零容忍
  • 杰华特IPO后两年亏11亿 寻求“A+H”能否化解财务难题
  • 罗马天主教教皇方济各去世,享年88岁
  • “橄榄吕”在春天亮相,UGG春夏新品焕发“高能引力”|是日美好事物
  • 跨界做3A游戏、造中国版“迪士尼”,光线传媒极速扩张
  • 中国资产对外资的吸引力正在不断提升,A50ETF华宝(159596)值得关注
  • 中央政治局会议释放八大信号:从“四稳”出发 加力支持实体经济
  •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