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刘伟建在致辞中表示,双方合作意义重大。这些鲜活的历史印记,正是开展红色教育的生动教材。未来,双方的合作将催生出一系列创新实践,让更多的厦大青年完成从书本到心灵的成长,破解红色文化历久弥新的时代命题,共同推动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随着参与网球运动的人逐渐增多,中国网球的基础设施也在不断完善。纪宁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我们在做一个项目,在北京朝阳区规划一个‘大满贯网球文化公园’,将汇集所有大满贯要素。人们既能在此观看全球顶级赛事,也能在场地上训练和比赛。”纪宁说,这仅是一个案例,但从中可以窥见中国网球运动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善,也越来越专业化。作为体育产业的参与者与观察者,纪宁表示,不仅北京,全国各地网球运动设施也发展得越来越好。
张先生认为,网球明星的出现与整个网球运动以及网球经济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的,并形成正向反馈。他说,明星越多,示范效应就越强,就会更加刺激网球运动的发展,网球经济热度也会越高。而打网球的人多了,就会涌现出更多的网球明星。
陕西铜川5月9日电 (记者 张一辰)2025年全国青少年跆拳道锦标系列赛(西部)9日在陕西省铜川市拉开战幕,共有来自全国各地的90余支队伍近900名运动员参赛。
在本轮之前的三场比赛中,陕西队与四川队均获得了全胜战绩,因此,本场比赛结果将决定本组头名归属。比赛哨响,两队均立足防守,在中场的争夺异常激烈,陕西队虽略占上风,但决定性的破门机会始终没有出现。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倪浩]8月3日,郑钦文夺得2024巴黎奥运会网球女单冠军,实现中国选手在该项目上的历史性突破,也点燃了民众参与网球运动的热情,网球热度随之大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认为,体育明星与体育经济会形成正向反馈:体育明星的示范效应会提振相关体育产业、吸引更多人参与到运动中来,大众的广泛参与则会成为“未来明星运动员”诞生的基石。
出生于1997年的赵心童此次持外卡参加斯诺克世锦赛,自资格赛开始,这位颇具天赋的中国球手便以12杆单杆破百一路高歌猛进打进正赛。正赛阶段,在逐个击败去年的世锦赛亚军杰克·琼斯、中国小将雷佩凡、英格兰球手克里斯·韦克林后,赵心童于半决赛战胜英格兰名将、“火箭”奥沙利文,成为继2016年丁俊晖获亚军后,第二位闯进世锦赛决赛的中国球手。决赛中,赵心童以18:12击败曾三夺赛事冠军的威尔士名将马克·威廉姆斯,成为首位赢得世锦赛冠军的中国球手,创造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