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如今的上海西岸,位于徐汇区的黄浦江西岸,北起日晖港,南至徐浦大桥,拥有11.4公里的岸线和9.4平方公里的面积。作为上海“十二五”规划中的六大功能区之一,这里成为汇集国内外顶尖文化艺术、信息传媒、创新金融、商贸、生活为一体的国际级滨水新城区,成为比肩巴黎左岸、伦敦南岸的,独具魅力的城市文化新地标。
深圳市南山区“机器人谷”位于大学城及其周边,沿着留仙大道、地铁5号线分布,从长岭陂延伸到西丽和留仙洞。南方科技大学、深圳大学、哈工大深圳校区、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等院校云集,大疆、优必选、越疆机器人等企业在这里设立总部。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与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生态,使这里成为全球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创新策源地和科技人才集聚高地。
针对近期持续高温干旱对农业生产造成的不利影响,农业农村部在前期发布预警信息的基础上,于6月11日对河北、山西、江苏、安徽、山东、河南、陕西等省启动农业重大自然灾害四级应急响应。
为解决小炒户们反映的蔬菜采购难题,乐平市积极整合供应链资源搭建数字信息和交易平台,组织菜农和规模企业与“江西小炒”门店签订蔬菜保供协议,同时开通直采和配送体系,将农产品直接送至浙江等地的“江西小炒”试点门店,有效降低食材的损耗和时间成本。
此外,沪港两地机构和企业签署多个合作协议。其中,“未来智能科技(香港)孵化器”项目,聚焦“具身智能+”领域,通过搭建全链条平台,强化人才培养,推动科技成果双向转化;“低空经济高楼灭火示范框架合作”项目,针对城市高楼消防难题,通过沪港低空经济技术与运营经验互补,探索低空应急救援新模式;“沪港汇智孵化器”项目,围绕人工智能、生物医药、低空经济及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领域的科创项目孵化,依托两地高校及产业资源,加速技术成果转化;“沪港人工智能产业基金”项目,整合港科大技术与资本资源,共同培育高质量项目、推进产业化进程;“聚焦人工智能技术落地与沪港ESG学院提升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项目,依托香港产学研平台,促进沪港技术跨境转化,强化科创协同与可持续发展能力,助力新质生产力建设。
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应急管理部会同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向河北、山西、内蒙古、山东、河南5省(区)调拨3万件中央救灾物资,支持地方做好抗旱救灾各项工作。
疲弱的经济也影响到了就业市场。根据德国联邦劳工局4月30日数据,尽管春季轻微回暖,德国4月失业人数相比3月减少了3.6万人,降至293.2万人。但这一数字较一年前增加了18.2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