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根据《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关于进一步激发创新活力打造高精尖产业主阵地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科创二十条2.0版”),北京经开区计划每年投入300亿元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支持资金,着力推动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培育一批硬核创新型企业,汇聚优质创新发展要素,打造一流创新产业生态,深度融入全球创新网络。预计到2027年,北京经开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超2700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达到1200家,规上企业研发投入增长维持在8%以上,创新要素加快集聚,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资金链深度融合,形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
环境质量方面,漓江综合水质指数下降,流域地表水水质改善;地下水水质优良比例从25%升至40%;环境空气质量改善,细颗粒物(PM2.5)浓度从25微克/立方米降至2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8%。
双方就多边合作交换了意见,将共同支持上海合作组织、中国—中亚机制发挥更大作用,加强边境防控和反恐合作,维护地区安全稳定。王毅表示,中方乐见塔方在国际地区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支持塔方举办首届国际冰川保护高级别会议。
在强化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方面,黑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与省知识产权局等七家单位联合发布《哈尔滨2025年第九届亚冬会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方案》,与亚冬会组委会会签《关于加强2025年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知识产权保护协作框架协议》,助力冰雪经济发展。有效保护五常大米、九三大豆等黑龙江特色产品合法权益。为新兴产业保驾护航,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上海气候周执委会联席主任邹荣表示,本次气候周涵盖了70余场会议,全球约有30多个国家正在参加2025年上海气候周。邹荣介绍了上海气候周正在构建的三个项目:“气候灯塔”项目已吸引罗克韦尔、德勤等全球领军企业参与,2024年已创造23亿美元绿色市场价值;上海气候周与伦敦、纽约气候周联动形成了“四季机制”(Climate week four seasons);此外,融合东方智慧的“气候公园”标准体系正在形成,计划将生态环境、教育文化等多元指标有机结合。
在激发创新主体活力方面,实施创新成果奖励计划、企业梯度培育计划,研发投入激励计划、科技服务业跃升计划。以“创新企业梯度培育计划”为例,此次政策侧重分层分类支持高能级创新主体,构建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格局。
截至6月13日,全省大、中型水库可用水总量40.48亿立方米,储量充足有保证,按照6月底前无有效降雨的最不利因素考虑,可放水7亿立方米用于抗旱灌溉;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大中型水库及河道供水正常,地下水源较充沛,能够满足抗旱需求。5月下旬以来,对全省98.72万眼农田建设灌溉机井和56.85万项灌排沟渠设备进行全面排查,及时修复损坏设施,确保抗旱灌溉需要。省财政近期专门安排3000万抗旱专项资金,支持各地开展抗旱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