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据悉,今年以来,山东围绕提振消费、开拓国际市场、帮扶企业稳岗减负、加强金融服务等方面,出台系列政策举措,先后举办“迎新春消费季”“齐鲁服务消费季”“外贸优品中华行·云购齐鲁”“万企出海 鲁贸全球”等活动,全力以赴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今年一季度,该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6%、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5.9%,两项指标增速分别高于全国1个、4.6个百分点。(完)
凌晨5时,海南省消防救援总队指挥中心迅速发布跨区域增援命令,紧急调集救援力量。现场多部门协同作战,公安、医疗、电力、通信等联动单位同步响应到场协助,省应急管理厅、省地震局相关领导专家在现场进行专业指导。
在黄金震荡调整的背景下,白银、铂金“接棒”上涨。截至4月29日,现货白银价格33.5美元/盎司,年内涨幅约15%;铂金价格回升至996美元上方,较年初上涨约10%。
作为“浙江经济第一区”的余杭,近年在守好既有赛道的同时,聚焦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类脑智能等未来产业较早布局。今年,从强脑科技、灵伴科技等作为科技新锐高光出圈,到程天科技消费级外骨骼机器人开售15秒宣告售罄,再到多个“低空+”场景率先于全省落地、入选浙江省低空经济“先飞区”试点名单……这些高频出现的吸睛点,从侧面反映了余杭创新动能的进一步提升。
“就像康有为通过漂亮的笔触表达自己,我也学会通过羽毛球拍的舞动表达自己。”把对家族历史的了解融入一生热爱的羽毛球事业,每一次挥拍都像是与过去对话。
2024年,余杭以3355.67亿元、增长6.0%的成绩,将浙江县域GDP带向“新高度”,许多人士亦将其视作寻找浙江县域经济跃升密码的样本。在外部风险挑战不断增加的2025年,其如何延续经济高质量发展势头、发挥好“领头羊”作用,值得持续关注。(完)
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发展,我国民营经济已经形成相当的规模、占有很重的分量。一是规模实力持续提升。截至2025年1月底,我国民营企业数量5670.7万户,是2012年民营企业数量的5.2倍,占全国企业总量由79.4%提高至92%以上。全国工商联发布的《2024中国民营企业500强调研分析报告》显示,民营企业500强入围门槛从2014年的95.09亿元提高到2023年的263.13亿元;营业收入总额从14.69万亿元提高到41.91万亿元;纳税总额从0.57万亿元增加到1.29万亿元。二是创新水平持续提升。民营经济贡献了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涵盖了超80%的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超90%的高新技术企业和独角兽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民营企业从2012年的2.8万家增长至42万多家,占比由62.4%扩大至92%以上;2023年民营企业500强的研发费用总额为1.05万亿元,超过了2012年我国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三是国际竞争力持续提升。2024年民营企业进出口总额达到24.33万亿元,同比增长8.8%,占中国外贸总值的比重提升至55.5%,自2019年起已连续6年保持我国第一大外贸经营主体地位;有进出口实绩的民营企业数量首次超过60万家,达到60.9万家,做到了“买全球、卖全球”。在民营企业500强中,一大批新生代企业家正在成长起来,逐渐成为中坚力量。这是我国民营经济进一步发展壮大的宝贵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