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精彩纷呈的演出和展览,是2024—2025年“中俄文化年”框架下数百项人文交流活动的缩影。两国合拍影片《红丝绸》获得好评、经典歌剧《叶甫盖尼·奥涅金》在华演出、“欢乐春节”系列活动为莫斯科增添喜庆……在“中俄文化年”框架下,人文交流活动涵盖文物展览、电影展映、舞台艺术表演、青年文化创意交流等领域,不仅丰富了两国民众的文化生活,也加深了两国民众对彼此的了解和认知。
未来,中美青少年之间的文化交流还将继续,以青春之力为中美民间友好书写暖心注脚。云南省外办欧美大洋洲处处长顾琼表示,“云南省将继续组织‘跨越山海,不负云端之约’活动,希望搭建中美青少年交心交友的平台和桥梁,推进两国文明互鉴、民心相通。”(完)
西安5月8日电 (记者 梅镱泷)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医用机器人研究中心(以下简称:研究中心)于8日在西安揭牌成立。据悉,该研究中心为西北首家医用机器人研究中心,将致力于打造集“研发—验证—转化”于一体的国家级创新平台,为医疗装备自主创新注入动能。
数据显示,免签对入境游的促进效果显著。春秋旅游副总经理周卫红此前表示,自中国对多国单方面免签以来,对入境游市场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让来自更多客源地的境外游客能够以更便捷的方式来到中国。
当地时间4月25日至5月1日,中国深圳歌剧舞剧院演出的原创舞剧作品《咏春》,分别在俄罗斯莫斯科大剧院和圣彼得堡马林斯基剧院各演出3场。台上,中国舞者行云流水的身姿尽显咏春拳之美;台下,俄罗斯观众的掌声与欢呼声经久不息。全俄艺术体操联合会前主席伊琳娜·维纳在观演后感叹:“能通过演出与中国文化交流互鉴,我感到无比幸福。”
作为中国竞技体育的传统优势项目,中国举重队自1984年奥运会以来已斩获43枚奥运金牌。此次亚锦赛,中国举重队派出男、女共20名选手参赛,队伍中既有奥运冠军刘焕华、世界冠军李大银等经验丰富的“定海神针”,也有在去年世锦赛崭露头角的赵金红、李闫等新生代力量。
在沪港合作背景下,香港科技大学上海产教融合中心(下称“上海中心”)今年1月在徐汇区揭牌成立。杨旸表示,上海中心融合香港前沿科技深度,全面协同上海的国家级平台,推动科技进步;成立香港高校联合开发实验室,联合香港高校和教授团队共同入驻上海中心,探索香港“飞地”新模式;建立产教融合的生态,通过“创新+资本+产业”三轮驱动模式,在上海培养一批高质量科创人才和创新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