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在四川之前,河南、内蒙古、浙江、江西的省级党委科技委员会已经亮相。河南、吉林和四川的省委科技委员会,都是由省委书记和省长担任主任。
6月14日上午,水利部组织开展抗旱专题会商,分析研判华北黄淮等北方地区旱情形势,要求即日起,受旱地区上游黄河、海河、淮河流域的控制性水库全部进入抗旱调度模式,加大下泄流量,保障抗旱用水需求,确保城乡居民饮水安全,以及规模化养殖和大牲畜用水安全,全力保障灌区农作物时令灌溉用水。6月14日15时,水利部将针对河南、河北的干旱防御应急响应提升至三级,目前维持针对山西、江苏、安徽、山东、陕西、甘肃6省的干旱防御四级应急响应,并派出两个工作组正在一线指导抗旱工作。
中印尼双方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合作,不仅涉及雅万高铁、泗马大桥、万隆高速公路等交通基建,还致力于推进“区域综合经济走廊”和“两国双园”(两个主权国家在对方境内互设园区、联动发展的产能合作方式)项目建设,让基建带动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的合作。2025年3月,作为“两国双园”重要组成部分的巴塘工业园升级为印尼经济特区,印尼总统普拉博沃亲自揭幕并希望将其打造成“印尼的深圳”。这些标杆工程和案例证明,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合作,有助于激活增长动力,将发展共识转化为可感知的发展红利。
湖州4月25日电(鲍梦妮 陈可欣)4月25日,第二届浙江现代“新农人”技能比武开幕式暨首届“村咖大师”技能比武在湖州安吉举行。来自该省11个设区市的33名选手同台竞技,通过“创意咖啡”和“经典咖啡”双赛道比拼,角逐出10位“行业标杆”。
当地时间2025年4月26日,中国—中亚外长第六次会晤在阿拉木图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同哈萨克斯坦副总理兼外长努尔特列乌、吉尔吉斯斯坦外长库鲁巴耶夫、塔吉克斯坦外长穆赫里丁、乌兹别克斯坦外长赛义多夫、土库曼斯坦代表以及中国—中亚机制秘书长共同出席。本次外长会晤为将于年内举行的第二届中国—中亚峰会作了全面政治准备,并就全方位推进中国—中亚合作进行深入沟通。
有评论认为,依托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的协同优势,长三角地区已在高端装备领域形成显著先发优势。比如,智能机器人、低空经济、新能源装备等产业集群加速崛起,技术攻关与产业化应用持续突破。然而,如何精准识别并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领军企业,仍是推动产业跃升的核心课题。
独特的立体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造就了云南丰富的高原特色农产品资源优势。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云南农产品的出口之路也越走越宽。